● 资讯

新乡辉县水泥保温发泡板厂家定制加工

发布:2025/2/14 1:48:29 来源:lfjlbwcl

新乡辉县水泥保温发泡板厂家

发泡陶瓷保温板粘帖式保温系统施工
(1)、 发泡陶瓷板施工前应清楚基层墙体表面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及风化物等;施工前一日应浇水充分湿润基层墙体;粘帖前确认体上无液态水;保温板表面浮灰、松散砂粒等。
(2)、 在外门窗洞口、伸缩缝、装饰线、外墙阴阳角等处挂垂直基准控制线、水平控制基线,控制粘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确保粘帖保温板横平竖直。
(3)、 需托架时,可采用化学锚栓等型钢托架,并保证托架水平。
(4)、 发泡陶瓷板施工时优先选用主规格保温板(尺寸一般600mm﹡600mm),辅助规格或格局不规则处现场裁剪。
(5)、 按规定的配合比配制粘贴砂浆,随用随配,并注意防晒、避风,砂浆存放时间超过2h。
(6)、 粘结宜满粘。粘结砂浆压实厚度约为8mm,四边砂浆要饱满,侧面不得涂抹粘帖砂浆。
(7)、 粘贴应分段自上而下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每排版应错缝(竖缝)1/2板长,局部错缝不得小于100。相邻板材之间互相靠近,对齐,板缝距≤2mm;墙角处应交错互锁。
(8)、 粘帖时应将保温板用力压实,并可用橡皮锤轻轻敲打并揉搓,保证水泥浆、界面剂与保温板表面充分接触。揉搓同时调整板面高度、平整度和位置。粘帖第二层时,应用水泥砂浆将层粘帖缝灌满,挤出的砂浆应立即刮掉。
(9)、 非主规格板材可用式电动切割机切割出所需尺寸,尺寸允许偏差为±2mm。切割好的保温板应除尘防污。
(10)、泡沫陶瓷板施工时及时施工和7d内,进行必要的遮蔽保护应防止雨水冲刷及烈日暴晒;冬季施工应按相关标准采取防冻措施;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37℃或低于0℃,不得施工。粘帖好的保温板应采用临时支撑或固定措施,12小时后方可除去。粘贴后定时浇水养护。
(11)、 设计有固定件的系统,采用锚固件和用压板固定,固定点处与板角之间的距离应在120-150mm范围内。固定件应在保温板粘帖7天后进行,冲击钻钻孔,锚固到基层深度不小于70mm,钻孔深度不小于80mm。铺设好钢丝网后固定件。

水泥发泡板是用泡沫剂的泡沫与水泥,搅拌混合浇注成形后,经养护而成的一种水泥基轻质多孔无机防火保温板,其燃烧性能A1级,是应用于防火隔离带的产品。
水泥发泡板是应《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而推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泥的不燃及混凝土中大量的封闭气孔达到防火、轻质、保温的效果。
1、高耐火性 水泥发泡板属于A1级防火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火度达到1000℃以上,完全满足了防火隔离带的要求。
2、高保温性 水泥发泡板板闭孔率95%,高闭孔率减少对流传热,是高隔热的先决条件。防火隔离带用板导热系数与聚板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当,可满足建筑保温隔热的需求。干密度一般150kg/m3、导热系数在0.045W/(m.K)、抗压强度在0.4MPa。
3、无无害 水泥发泡板在高温下不会燃烧且不释放有气体,属于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
4、寿命长 水泥发泡板的使用寿命大于50年,与建筑的寿命能保持同步。
5、耐水性好 由于水泥发泡板用板属于硅酸盐类材料,所以耐水性非常优越。
6、界面好 由于该材料是多孔材料又与砂浆、墙面是同质,因此界面非常好,施工过程中不像有机或岩棉类那些保温材料一样需要锚固,直接粘贴即可
7、节能环保 生产、施工及使用中无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重复保温拆除的废料给环境造成污染;不会造成传统保温材料燃烧给环境及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无矿物棉类材料飞尘对人体呼吸道及皮肤造成的伤害;建筑物报废拆除后,该材料经过粉碎可再次填充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生产。
新乡辉县水泥保温发泡板厂家胶粉聚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抗裂性能好,抗火灾能力强,抗风压性能好,适应墙面及门、窗、拐角、圈梁、柱等变化,操作方便。材料的利用率高,基层剔补量小,节约人工费。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度高、施工可操作性强、施工质量易控、性价比优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范围胶粉聚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工法适用于北方地区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保温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砌体墙的外墙外保温,也适用于南方地区钢筋混凝土墙体及各类砌体墙体的外墙外保温,可应用于新建建筑,也可应用于各类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艺原理本工法采用现场抹灰成型保温层的法,墙体基层用界面砂浆,使吸水率不同的材料附着力均匀一致;现场成型无板缝,保温层形成一个整体,减缓增长强度的配比及大量纤维的添人使保温层不易发生空鼓;柔性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了面层柔性变形能力、提高了抗裂性能;性底涂可有效阻止液态水进入,并有利于汽态水排出;柔性耐水腻子位于保温层的面层,具有更强的柔韧性;外饰面宜选用 类水溶性涂料,与保温层变形相适应。

网友评论:(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建材网。)

查看更多评论

资讯信息

更多资讯

最新内容